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1925-2006)
公认的现代营销学奠基人,曾任《哈佛商业论》主编。作为市场营销领域里程碑式的偶像人物,他那些令人耳目一新但又充满争议的著作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实业界人士。
莱维特1925年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195年加入哈佛商学院,不久即获得很高的国际声望《营销短视症》最初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经发表即大获成功,1000多家公司索要了35000份重印版,是《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最为畅销的文章之一。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文26篇,数量仅次于彼得·德鲁克。
1983年,莱维特的另一篇文章《市场全球化》再次引起轰动,在国际商业界引发了至今不能平息的争论,它使“全球化”一词载入管理学词典。莱维特在文章中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全球化已然来临,不久之后全球性公司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同样的方式销售它们的商品与服务。
莱维特一生获奖无数,曾四度荣膺《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最佳论文奖“麦肯锡奖””。此外,他的《营销创新》一书获得美国管理学会1962年度杰出商业书籍奖。他于1969年获商业新闻“约翰·汉考克奖”,1970年获“年度营销人帕林奖”,1976年获“乔治·盖洛普卓越营销奖”,1978年获“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杰出贡献奖”,1989年获国际管理理事会“威廉姆·M.麦克菲利奖”。
公认的现代营销学奠基人,曾任《哈佛商业论》主编。作为市场营销领域里程碑式的偶像人物,他那些令人耳目一新但又充满争议的著作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实业界人士。
莱维特1925年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195年加入哈佛商学院,不久即获得很高的国际声望《营销短视症》最初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经发表即大获成功,1000多家公司索要了35000份重印版,是《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最为畅销的文章之一。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文26篇,数量仅次于彼得·德鲁克。
1983年,莱维特的另一篇文章《市场全球化》再次引起轰动,在国际商业界引发了至今不能平息的争论,它使“全球化”一词载入管理学词典。莱维特在文章中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全球化已然来临,不久之后全球性公司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同样的方式销售它们的商品与服务。
莱维特一生获奖无数,曾四度荣膺《哈佛商业评论》年度最佳论文奖“麦肯锡奖””。此外,他的《营销创新》一书获得美国管理学会1962年度杰出商业书籍奖。他于1969年获商业新闻“约翰·汉考克奖”,1970年获“年度营销人帕林奖”,1976年获“乔治·盖洛普卓越营销奖”,1978年获“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杰出贡献奖”,1989年获国际管理理事会“威廉姆·M.麦克菲利奖”。